金股网,有趣实用股票资讯网站!

最近更新文章排行

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军民协同融合发展 航发行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军民协同融合发展 航发行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时间:2022-10-24 15:45:33 人气: 作者: 金股网

  军民协同融合发展 

军民协同融合发展 航发行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9月末,国产大飞机C919已完成适航取证,国产民机制造业有望快速推进。国元证券认为,根据中国商飞预测市场未来20年市场总价值超9万亿人民币,未来将极大拉动军工企业的收入来源,并且C919商业化预示民机技术实现集群式突破,军民协同发展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系统性升级换代,实现良性循环,带动航空航天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布局相关产业链龙头公司。

  受大飞机和航空装备双重提振,航空产业有望维持高增态势。招商证券指出,国外航空发动机巨头普遍采用的是“主承制商-供应商”发展模式,国内以中国航发商发为代表的主机厂近几年也积极对产业链进行转型升级。当前民营企业主要从零部件切入航空发动机领域,许多企业利用灵活的机制,引进国际知名专家队伍,定制国际先进的专业化设备,在高温合金材料制备、精密铸造、叶片机加等方面逐渐承担越来越多的生产任务。

  相关核心标的方面,招商证券指出,可关注:1)航发集团中下游主机厂和分系统公司:航发动力,航发控制;2)借助军民融合推进,成长

  速度快的上游高壁垒的材料供应商及外协锻铸件供应商:图南股份、华秦科技、派克新材、航宇科技、西部超导、钢研高纳、航亚科技等。

  航发行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1、钢研高纳300034:钢研高纳开盘价报50元,现涨6.83%,总市值为258.14亿元;截止发稿,成交额1.89亿元。

  从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钢研高纳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为31.25%,过去五年营收最高为2021年的20.03亿元,最低为2017年的6.75亿元。

  公司不断实现型号和零部件品类的拓展,已逐步形成发动机高温合金零部件的平台型企业。在航发产业景气度持续上行的基础上,公司有望充分享受国产替代、单机价值量提升和航发集团外协扩张的红利。

  2、铂力特688333:9月22日午后消息,铂力特最新报214.12元,涨5.68%。成交量9407手,总市值为173.52亿元。

  从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铂力特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为25.86%,过去五年营收最高为2021年的5.52亿元,最低为2017年的2.2亿元。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具产业化规模的金属增材制造企业,为客户提供金属增材制造与再制造技术全套解决方案,业务涵盖金属3D打印设备的研发及生产、金属3D打印定制化产品服务、金属3D打印原材料的研发及生产、金属3D打印工艺设计开发及相关技术服务(含金属3D打印定制化工程软件的开发等),构建了较为完整的金属3D打印产业生态链。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中航工业下属单位、航天科工下属单位、航天科技下属单位、航发集团下属单位、中国商飞、中国神华能源、中核集团下属单位、中船重工下属单位以及各类科研院校等。公司亦是空中客车公司金属3D打印服务合格供应商。 公司于2021年7月22日晚公告,拟投资金属增材制造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20亿元。通过公司项目建设,公司将建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金属3D打印全产业链服务企业。

  3、中航重机600765:9月22日盘中消息,中航重机开盘报31.41元,截至13时38分,该股涨4.2%,报32.77元,总市值为481.59亿元,PE为36.75。

  从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为11.62%,过去五年营收最低为2018年的54.44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87.9亿元。

  4、航发动力600893:9月22日消息,航发动力7日内股价下跌7.21%,最新报46.57元,市盈率为103.67。

  从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航发动力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为10.89%,过去五年营收最低为2017年的225.55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341.02亿元。

  5、航发控制000738:9月22日盘中消息,航发控制5日内股价下跌6.27%,今年来涨幅下跌-8.77%,最新报28.01元,成交额2.22亿元。

  从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为12.96%,过去五年营收最低为2017年的25.53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41.57亿元。

  中国航发动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及衍生产品、国际合作业务、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三大业务。

  6、科德数控688305:科德数控开盘价报67.63元,现涨2.9%,总市值为66.15亿元;截止发稿,成交额5627.27万元。

  从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为35.82%,过去五年营收最低为2017年的7452.78万元,最高为2021年的2.54亿元。

  多款产品已应用在航天科工、航天科技、航发集团、中航工业、株洲钻石等国内重点领域骨干企业中。

最新文章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