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股网,有趣实用股票资讯网站!

最近更新文章排行

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海上“风光”资源受市场追捧 风电光伏的龙头股有哪些?

海上“风光”资源受市场追捧 风电光伏的龙头股有哪些?

时间:2022-12-09 08:21:49 人气: 作者: 金股网

  海上“风光”资源受市场追捧 

  今年密集出台的多份“十四五”能源相关规划,让市场燃起一轮又一轮对电力及新能源行业的热情。又到年关,明年的行情将如何演绎?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近期多家券商及研究机构的研报发现,“海上风电”“海上光伏”等成为贯穿2023年新能源投资主线的热门词汇。

  中金证券研报称,2022年全年行业招标量预计有望接近100GW(1GW=100万千瓦),其中海上项目招标在15GW~20GW之间,均有望创下历史新高且大幅超出此前年份。同时,随着机组大型化速度趋缓和海上风电需求起量,2023年国内风电行业产值规模有望重回增长。

  支撑风电光伏“入海”的底层逻辑不难理解:西北部的“风光大基地”远离东南部的电力消费市场,大大抬高了传输成本。如果把目光投向我国东部的广阔海洋,既能节约宝贵的陆地土地资源,又不用担心消纳问题,实则一举多得。

  然而,在多位业界人士看来,对于海上风光的高景气度预判固然有其合理性,但也不可忽略其制约因素。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家补贴全面退坡,风电降本和招标进度超预期,这些事件固然使得行业成长性增强,不过也暴露出恶性低价竞争等问题,给企业经营带来负面影响。海上光伏方面,面临案例经验少、配套政策不足等用海问题,以及海洋环境风险带来的技术、经济等多重挑战,目前仍处于行业发展初期阶段。

  曲折之后,海上风电依旧挺进

  11月中旬,中广核汕尾甲子一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顺利实现全场78台风机并网发电,标志着国内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也标志着粤东地区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正式建成投产。

  从补贴到平价,我国的海上风电发展走过曲折的历程。

  2020年1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自2020年起,新增海上风电项目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按规定完成核准(备案)并于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存量海上风力发电项目,按相应价格政策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

  在电价的指挥棒下,这促成了2021年的海上风电“抢装潮”,并导致工程造价被推高、施工资源紧张加剧。到了2022年,没有了国家补贴,前一年还“透支”了产业需求,建造成本却难见下降,由此引发了业界对海上风电发展的担忧情绪。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却给出了乐观预期。“这几年,海上风电进入一个更快速、更规模化的发展态势。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非常正确的能源发展战略。未来,即便是推动平价上网,随着海上风电技术的进步、成本的降低,我认为发展的态势也不会减弱,而是会持续、高速地发展。”他在去年年底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而回望今年海上风电发展的火热态势,无论是在近期的招投标还是中长期政策规划方面,刘吉臻的预判都有了积极回应。

  风电行业的招投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通常预示着明年的装机数量。进入四季度以来,我国各地风电项目招投标整体处于提速状态,多家风电设备上市公司中标。三一重能副总经理廖旭东日前对央视称:“刚刚结束的10月份,我们获取的(中标)订单是1300兆瓦。去年10月份是650兆瓦,今年10月份正好是去年的两倍。”

  政策方面,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主要海上风电开发省份均已发布正式版本的“十四五”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整体规划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规模超过55GW。

  中金证券研报称,如果剔除2021年部分省份已完成建设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容量,其测算2022~2025年国内累计新增海上风电规划容量达45GW,已经可支撑后续四年国内年均新增11GW左右海上风电并网的规模。

  要想感受这种规模跨度,不妨与此前的数据做个对比:“十三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增量仅为8.25GW。

  值得注意的是,从近期上市公司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来看,政策的利好和市场的需求,并没有扩大企业的盈利空间。财报显示,金风科技(002202.SZ)、电气风电(688660.SH)、三一重能(688349.SH)等多家国内风电整机上市企业的业绩均出现下滑,有的存在“增收不增利”的反差。

  非理性的降价竞争是关键原因。就在今年7月,福建省发改委公示2022年首批海上风电竞争性配置项目结果,其中有项目申报电价下探至0.2元/千瓦时。这不仅较福建省当地约0.39元/千瓦时的燃煤发电基准电价低了一半左右,还创下了国内海上风电项目中标电价新低。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业界普遍认为,即使福建省的海洋资源更具优势,但要达到低至2毛钱一度电的成本,可能性也极小。反常价格暴露出的是企业为抢占有限的资源指标,竞相开启“价格战”。

  “企业愿为长远的开发权而牺牲一时的利益,后期可以从绿电、碳市场等方面获得回报。政府和行业则不愿看到这样的恶性竞争,认为它们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这两种立场都可以理解,未来的市场走向将是多方博弈的结果。”林伯强说。

  风电光伏的龙头股有哪些?

  1、金风科技002202:风电光伏龙头股。

  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05.71亿元,同比增长-10.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57亿元,同比增长16.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93亿元,同比增长8.33%。

  公司针对不同地理、气候条件进行了差异化设计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后续海上风电储备了6MW直驱永磁机组,上述产品的推广及开发,保证了公司市场覆盖率,公司目前拥有大量在手订单,一方面意味着金风科技在可预期的将来,营业收入仍会得到有力保障。

  截止15时收盘,金风科技报13.26元,跌2.79%,总市值560.24亿元。

  2、晶澳科技002459:风电光伏龙头股。

  晶澳科技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13.02亿元,同比增长5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9亿元,同比增长35.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47亿元,同比增长35.71%。

  晶澳太阳能是行业领先的光伏产品提供商,同时也是国内光伏行业的先行者之一,已构建起包括硅棒/硅锭、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站运营在内的全产业链链条,成为国内光伏行业企业中产业链完整、结构布局协调的龙头企业之一。

  8月24日晶澳科技开盘消息,7日内股价下跌13.9%,今年来涨幅下跌-34.42%,最新报67.4元,跌2.99%,市值为1586.52亿元。

  3、上海电气601727:风电光伏龙头股。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313.88亿元,同比增长-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88亿元,同比增长-365.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8.9亿元,同比增长-1241.21%。

  公司四大业务板块,新能源及环保设备板块,主要包括设计、制造和销售核电核岛设备、风电设备和大型铸锻件等重型机械设备;提供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电站环保、污水处理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一揽子解决方案;高效清洁能源设备板块,主要包括设计、制造和销售火电设备、核电常规岛设备和输配电设备;工业装备板块,主要包括设计、制造和销售电梯、电机、机床、船用曲轴、其他机电一体化设备及提供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现代服务业板块,主要包括提供电力和其他行业工程的一体化服务,提供金融产品及服务,提供国际贸易服务等功能性服务。

  8月24日开盘消息,上海电气5日内股价下跌3.23%,今年来涨幅下跌-12.7%,最新报4.33元,跌3.13%,市盈率为-6.77。

  4、明阳智能601615:风电光伏龙头股。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71.58亿元,同比增长20.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01亿元,同比增长125.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34亿元,同比增长109.55%。

  明阳智能,股票代码601615)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中国广东中山,前身为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8月24日,明阳智能(601615)5日内股价下跌10.14%,今年来涨幅上涨8.71%,跌5.12%,最新报27.8元/股。

最新文章

随便看看